管理局針對2020年度大會所提問題的回應
2020年9月16日
非常感謝所有在9月1日線上參加年度大會的註冊成員,總共有338人參與這個重要會議,這顯示註冊成員對中醫行業與管理局事務的關切。
如您所記,在年會召開前,管理局曾邀請大家事先提出問題。管理局共收到六個問題,凡參加當日線上大會的人皆聽到管理局對這六個問題的回應。
在會議進行當中,我們又接獲兩個問題且一併回應。註冊成員很想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如何管理他們的執業,也關心管理局的預算,以及未來卑詩省不同醫療專業管理局合併的可能性。
註冊成員不論當天是否有參加年度大會,都可在此流覽管理局對八個問題的回應,希望以下資訊對大家有説明。
問題一:物理治療師行業也使用醫療針灸這個名詞,然而傳統中醫針灸培訓比物理治療師所受的針灸培訓嚴謹完整的多,請問中醫針灸管理局是否有任何立場挑戰物理治療師使用針灸一詞的權利?
答:物理治療師的刺針療法有好幾種不同的名稱,其中之一就是醫療針灸(或是神經功能針灸)。卑詩省物理治療師管理局使用的名稱則是幹針療法,與傳統中醫的針灸相似但不相同。
幹針療法在物理治療行業算是比較新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治療因運動傷害引起的肌肉疼痛。多數提供幹針治療的物理治療師都會在治療室張貼告示,注明他們是卑詩省物理治療師管理局的註冊成員,而不是中醫針灸管理局的註冊成員,他們自己都明白提供幹針療法有可能誤導患者。此外,“註冊針灸師”是保留給卑詩省中醫針灸管理局註冊成員的專業頭銜,這一點更進一步區分了物理治療與傳統中醫兩個行業之間的差別。
儘管這兩個行業都是受到高度監管的醫療專業,但毫無疑問的,中醫針灸管理局的註冊成員無論是中醫針灸的理論或實踐都受過難以比擬的培訓。不過,這不表示管理局註冊成員“擁有”使用針灸刺針的權利,也沒有權利主宰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使用刺針的方式。在卑詩省,通過傳統中醫針灸來治病(身體或心理)需要中醫診斷,這項專業能力是每一名中醫針灸管理局註冊成員都擁有的。
針灸的歷史幾千年,它的應用不僅涉及全身治療,也可治療各種疾病,更重要的是針灸專業背後有完整、可靠、確鑿的研究做支撐。相對而言,物理治療的幹針療法或是其他非傳統中醫的刺針治療都是以人體解剖生理結構為基礎,屬於效果有限的治療,而且相對歷史短淺,醫學研究也有限。到目前為止,已經做過的研究只是顯示刺針療法有可能舒緩疼痛,副作用不大,但是缺乏大規模全面的研究。
卑詩省物理治療師管理局的官網如下注明:
-
物理治療師在使用幹針療法之前,必須有最近兩年執業的經驗。
-
物理治療師管理局批准了幾個基礎培訓專案,引導物理治療師進行安全有效的幹針療法。
-
管理局正在研擬幹針療法的執業標準
-
原則上管理局已經通過幹針療法專業能力的要求
中醫針灸管理局正在等候物理治療師管理局完成相關工作,尤其是幹針療法執業標準的擬定,到時候管理局再來評估幹針療法和傳統中醫針灸之間的分野是否明確。
問題二a: 如果說卑詩省傳統中醫的存在是以大眾利益為依歸,那麼中醫針灸管理局除了教育、監管並確定執業人員合規外,在中醫行業發展方面扮演什麼角色?
問題二b: 基本上,大眾利益合乎中醫執業人員的利益,那麼中醫針灸管理局是默認大眾利益為優先,或者是以捍衛執業人員的利益為先?
答2a與2b:卑詩省中醫針灸管理局是監管本省中醫師和針灸師的官方專業機構,管理局是個經省政府認可的自我監管單位,依據《醫療專業法》、《中醫師及針灸師規定》,以及《中醫針灸管理局細則》運作。
管理局監管並推動在卑詩省提供安全、符合道德規範和高品質的傳統中醫服務,從而服務大眾並保護其利益。為了達成保護大眾利益的宗旨,管理局制定入行要求與執業標準,在相關法令框架下監管註冊成員,擬定紀律懲戒程式,並持續評估執業成員的專業能力。
管理局的註冊成員向來以大眾利益為先,全心投入中醫行業,管理局也相對提供支持,雙方的承諾與努力正是中醫針灸行業得以自我監管的基石。行業自我監管是一種特權優惠,但相對的我們必須負起責任將自己的工作做好。
中醫行業協會是從執業的角度為註冊成員謀福利,協會代表中醫針灸行業與政府、雇主和其他機構打交道,協會替會員開發爭取福利專案。行業協會支援任何能推廣中醫專業的研究,同時與不同機構合作宣揚推廣中醫業。這類協會的側重點在於行業活動,推廣中醫業,包括打造中醫業的形象。行業協會是自我管理的組織,各有其由會員組成的理事會,協會不受任何立法單位監管,是否參加行業協會是個人選擇。
問題三: 由於疫情關係,許多針灸診所關閉了一段時間,如今雖然開放但執業容納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有鑑於此,管理局是否考慮更改註冊成員維持註冊資格所需的最低執業時數?
答:根據管理局細則第57條規定,註冊牌照續牌的條件如下:
57(1) 完全執業或執業資格溯及既往的註冊成員如果想要續牌必須
a) 每兩年完成50個小時的繼續教育,而且繼續教育內容必須符合理事會訂的標準;
b) 在過去四年內,以針灸師/中藥師或中醫師的身份執業連續24個月至少看診200人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註冊成員必須關閉診所或停止執業,目前大多數已經恢復看診,只是減少看診時間或病患人數。根據前述b項所言,註冊成員有四年的時間積累看診時間,目前疫情對執業的衝擊還不到一年,現在無法預測四年內對執業的影響。
問題四:請解釋為什麼管理局2019年與2020年的辦公室租金增加了一倍,職員薪水支出增加了32%?
答:管理局辦公室從溫哥華的八街遷移到市中心的醫療核心大樓,位於Granville街200號的辦公樓地處市中心,辦公地點交通方便,就在天車終點站旁邊,並且與其他十個根據醫療專業法成立的管理局共用辦公空間。
除了辦公空間變大,新辦公室也讓管理局與其他單位共用工具和資源,不僅提高效率,也能與其他醫療專業管理局交流,畢竟大家的共同使命都是保護公眾利益。
辦公室的效率會使得管理局的運營支出降低,辦公樓租金包括以下服務:
-
基本開銷(暖氣、照明、電費、清潔打掃等)
-
辦公室服務/管理支援
-
中央式前臺接待服務
-
會議室安排
-
郵件快遞服務,包括郵費與快遞費用
-
安全的網路連接
-
一般辦公室用品與複印
-
辦公室資源回收與碎紙服務
至於職員薪水增加的問題,管理局財務報表中原本有關“委員會:調查、紀律與保險”的支出更改類別,列入“薪資與福利”項目中,該帳目增加了$195,155,但是相對“委員會:調查、紀律與保險”專案則減少了$111,614。
由於投訴案例持續增加,管理局也增加了諮詢與調查小組的人手。在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間,管理局一共接獲並處理24起投訴,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間則處理了39起投訴。
問題五: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許多中醫診所受到嚴重衝擊,請問管理局是否考慮降低註冊牌照費用?
答:管理局理解這段期間對所有卑詩省居民都是很大的挑戰。註冊牌照費名列在管理局細則,受法令的約束不能隨意更改,除非經過公共協商以及衛生廳在省議會提出修法程式。由於這個程式十分複雜,管理局決定允許有財務困難的註冊成員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2020年的續牌費。
分期付款允許註冊成員分兩次繳交續牌費,第一次繳款截止日是6月30日,第二次是9月30日。有關分期付款的資訊已在2020年3月至4月間通過電子郵件、官網公告與社交媒體管道通知所有註冊成員。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80名註冊成員利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續牌費。
有鑒於許多註冊成員從本省第二階段經濟重啟計畫開始後便恢復執業,管理局希望續牌費分期付款的舉措足以幫助註冊成員渡過這段困難時期。
問題六: 管理局的懲戒行動是否曾以執業醫師個人化教育中心CPEP的原則為基礎,而不是根據醫療專業法?
答:有些註冊成員可能不知道,執業醫師個人化教育中心CPEP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專門提供醫師和其他醫療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評估和密集教育服務。該組織是個中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對於使用者與推介單位來說都是公平可信的服務。
管理局調查委員會的職責詳列在醫療專業法第三部分,調查委員會不使用執業醫師個人化教育中心的評估做為紀律懲戒的根據基礎,但是情況適當的話,可以要求受紀律懲戒的註冊成員參加該中心的課程做為行為矯正教育的一部分,這一點在醫療專業法第36(1)(b)條中有明文規定。以下摘錄該條款內容:
問題7:有鑒於新冠病毒帶來的持續性挑戰,請問管理局會採取什麼舉措來推廣傳統中醫在醫療保健領域的角色?
答:在醫療領域推廣傳統中醫是各中醫行業協會的責任,以便讓更多人認識中醫並尋求中醫治療,任何有關中醫推廣的問題最好都向行業協會諮詢。相對而言,管理局是卑詩省中醫針灸專業的監管機構,目的是在保護大眾利益。管理局的職責包括:
-
決定並管理註冊牌照工作
-
制定執業標準
-
認可中醫教育課程
-
提供並維繫中醫師註冊登記資料庫供大眾搜尋
-
處理投訴案例
管理局是個經省政府認可的自我監管單位,依據《醫療專業法》、《中醫師及針灸師規定》,以及《中醫針灸管理局細則》運作,目的是在保護大眾利益。管理局通過媒體宣傳提高民眾的意識,讓社會知道傳統中醫是個受到監管的醫療專業。
問題8:針對未來個醫療管理局可能大合併的計畫,請問管理局有沒有任何新資訊可以報告?如果各管理局真的合併,傳統中醫針灸行業的特質如何保持?
答:管理局知道這是一個註冊成員十分關切的話題,並已在2020年8月27日將衛生廳長的宣佈與更新資訊公佈在管理局官網。有興趣的註冊成員可以點擊此連結瞭解衛生廳指導委員會的建議:https://engage.gov.bc.ca/healthprofessionregulation/
管理局正在研究這些建議,但目前沒有進一步資訊可分享給大家。省政府已經向管理局保證,在省議會提出新的法案並進行辯論前,不會有任何實質重大的改變。各管理局合併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之前一切如常,中醫針灸管理局將繼續堅持使命保護大眾利益。